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、技术化的发展,越来越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,让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利用自己的时间,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。在这种大趋势的衬托下,教师”这一角色似乎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,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建议让人工智能彻底取代教师。这真的可行吗?
笔者认为,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,因为教师的意义更在教授之外。
建议让人工智能彻底取代教师的这部分人群,他们给出的理由是:人工智能的成本较低,在学习相同的理论知识的情况下,选择人工智能是更明智的选择。对此,笔者有不同看法。用物质的成本来衡量知识的价值是否合适?
人工智能按照人为设定好的程序,将书本上既定的知识传输给人们,因为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式,即使人工智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,也没办法对知识的细节进行拓展。但我们清楚的是,知识的洪流岂是薄薄的书页所能承载的?且不说人工智能无法对文学的厚重与历史的细节进行剖析,更不用说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铭记于心,化为己用。即使是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得力工具,人工智能传播的那些知识也只是知识的表面。而我们的求知当然不能浮于表面,太过于浅显的知识对于人生宽度和深度的拓展并无益处:看到战争,不论输赢,更要看到背后的妻离子散、背井离乡;看到文化,无论长短,更应看到背后的人文环境……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,教师与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区别是:教师能根据所讲解的内容,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与独特见解,带领学生看到同一事物的两面性或者不为人知的一面,或幽默风趣或诚恳犀利,总能寓教于乐,充满人文情怀与伦理理性,让学生对于所学所闻念念不忘、回味无穷。
江苏大学的周衡老师曾对自己的学生说:“我一学期给你们两次逃课的机会,一定会有什么事情比上课重要,比如楼外的蒹葭,或者傍晚的月亮。”与人工智能的框架束缚不同,这种大胆打破应试牢笼的人文自由浪漫,亦或是富有人生哲学的灵活价值取向,总能让人细细品之而热泪盈眶。自然美景的勾勒,社会经验的凝练,偶遇知己的美好……飞瀑悬泉,怀古伤今;奔赴山海,万盛绝响。思想不止,则人文情怀永远不朽;教师长存,铸人文光芒汇贯古今。
当然,教师的意义不止于传递自身的人文情怀,更在于他们传递的社会价值取向,亦称其伦理关怀。“经古今之道,治伦理之序。”教师作为在古时伦理尊卑中时常受尊敬者,其受到道德的约束力更强。因此,拥有更加丰富的社会经验的他们,可以在我们无助的时候帮我们找到自己的方向,通过给我们展示不同的、丰富的世界,让我们看到自身更多的可能性。教授我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,尊重我们的人格,引导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社会贡献者,这是哪怕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都无法办到的。伦理只诞生于人与人相处间,想要培养正确的伦理价值观,教师的引导和其精神投射是不可或缺的。
雅典卫城铺了大理石的山路,在街头徘徊时可听见苏格拉底充满哲理的申辩;黄埃漫漫马车飞驰的鲁国城墙,阡陌野地可听到孔子“人道大伦,爱敬相交”的儒学传诵。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过去,他们一代一代更迭着、传授着,感受四季变化,体悟百态人生。他们的变迁好像就是思维和人文的变迁,每一次都带上了他们对于人生的不同思考。于是,有了崇高的宗教信仰,有了晦涩深沉的哲学,有了跌宕诗歌的咏唱,有了不朽科学的发展……而这些温情的人文性继承,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诲与传递。人工智能的出现,虽然也能提供个性化、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辅导服务,为知识的传承载体提供一种新的可能,但不会撼动教师最核心的价值———育人,这也是教育的本质。
“作为老师,也许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传递,而是陪伴中进行价值、意义和智慧的传递。以微小的力量延续人类的文明———人生的意义是在人生之外。”而教师的意义更在教授之外。(学通社记者 陈佳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