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广电讯(全媒体记者 赵慧)造血干细胞的捐献,常被称作奇妙的“髓缘”,从概率上看,配型成功、实现捐献真的要看运气。最近,十堰的一位95后医生就亲身参与了这项“奇迹”,在武汉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,用于拯救一名血液病患儿的生命。
3月28日下午,随着列车缓缓进站,刚刚在武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小寒,受到了十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。
今年27岁的小寒是湖北医药学院的研二学生,目前是市人民医院规培生。2014年10月,在一次无偿献血时,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8年后,这份善举有了回应。
去年11月,他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,小寒说:“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我觉得只要是一个有爱心的人,遇到这种事都会挺身而出,尤其作为医务工作者,救死扶伤更是一种责任。”
今年3月初,经过高分辨检测,小寒被确定为最合适的捐献者。得知此事后,老师和学校领导来到人民医院看望小寒,为他送上鲜花。
3月22日上午,告别了家人,小寒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为捐献做准备,并于3月27日成功捐献了8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那位正与血液疾病顽强斗争的患儿,当天就收到了这些“生命种子”。
小寒如释重负,他说,“准备了这么多天,这么多工作人员的努力没有白费,希望这名小女孩接受了干细胞移植后,可以平安快乐地成长。”
此次成功捐献,也让小寒成为湖北省第565例、十堰市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十堰95后医生用vlog记录捐髓“义举”
这次与众不同的武汉之旅,也让小寒萌生了一个特别的想法,将自己的经历用视频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。
“今天是注射动员针的第一天,分别是在早上9点跟下午4点30分各打了一针动员针,就是感觉大腿有一点点酸,也没有其他的症状。”23日晚上,小寒录下了第一条视频日记。在武汉的五天里,他每天都记录下心路历程和身体感受。
27日上午,在武汉市第一医院,志愿者帮小寒拍下了这次壮举。小寒对着镜头说,“捐献就是左手跟右手各打一针,然后血液进入机器进行循环过滤,大概一个半小时后,收集了8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浊液,捐献完成。”
在送出这份“生命礼物”的同时,小寒也收到了一封“以生命之名”的回信。
小寒告诉记者,信的内容让人动容,本应是一个无忧无虑享受生活的小朋友,在出生不久患上了血液病,可想而知她的家庭遭受了多大的打击,正是这次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,给她带来了生的希望,让她以后可以健康成长,享受美好生活,他认为自己的付出很值得。
捐献完后,小寒收拾好归家的行囊,这才在朋友圈分享了此次的经历。他将把这次的视频记录好好整理,更真实地向大家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。
小寒表示,希望以个人的视角向大家科普干细胞捐赠流程,及心得体验,消除大家对捐献方式的误解,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,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提供治疗机会。